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甚高频通讯,以及甚高频通讯距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甚低频(VLF):频率从3-30KHz,主要应用在无线电导航、水下通讯等。低频(LF):频率范围在30-300KHz,用于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导航、水下通讯等。中频(MF):频率为300-3MHz,主要用于广播、无线电通讯、雷达等应用。高频(HF):频率在3-30MHz,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讯、雷达、广播等领域。
1、机载短波电台通常用于超视距和远距离通讯,通信距离一般在1000公里以上。它们通常工作于2-30MHz的频段。 超短波电台是各种型号飞机必备的一种机载电台,通信距离在视距范围内(10000米高度,距离为350公里左右)。它们通常工作于30-400MHz的波段。
2、长波是指频率低于30KHZ到300KHz 的电磁波,使用长波电台发射的长波为10Km到1Km地波,长波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远,信号衰减小,用于大洋上的通信、中远距离的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的导航。
3、短波电台是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其工作波长范围在100米至10米之间,对应频率为3兆赫至30兆赫。这类电台主要用于传输语音、等幅报和移频报,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巧、重量轻,通常***用鞭形天线进行近距离通信,功率一般在数瓦到数十瓦之间。短波电台分为便携式、车载式和固定式,通过地波进行通信。
1、- 广播:米波波段常用于传统广播和无线电广播信号的传输。- 陆上移动通信:陆地上的一些移动通信系统,如紧急服务无线电通信,常用此波段。- 航空移动通信:航空领域的无线电通信,包括飞行员与地面控制台之间的通信,常用米波波段。- 海上移动通信:海上船只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也依赖于米波波段进行通讯。
2、频率用途: 广播、陆上移动通信(这个用450M比较多)、航空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定点通信、空间通信、雷达等。
3、主要用途:米波波段多数用于电台及电视台广播,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它也是航空和航海领域的重要沟通频道,保障了空中和海上交通的安全与顺畅。别名:米波波段也被称为甚高频波段或甚高频频段,这是根据其频率范围而得出的命名。电***道应用:在电视广播中,13频道以下的通常属于米波波段。
4、综上所述,米波波段是一种重要的无线电电波频段,在广播、通信、航空航海以及电视广播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5、传播特性: VHF:主要依赖直射波传播,遇到高楼或山体等障碍物时反射影响较大,适合近距离通信。 UHF:在城市环境中表现出更强的穿透力,频率较高,干扰较小,但仍主要作为近程通讯手段。 应用场景: VHF:广泛应用于业余无线电通信,由于有广泛的业余爱好者支持,适合近距离互动和车载移动通信。
甚高频无线电话和单边带电台的工作频率不同。甚高频无线电话通常工作在VHF(甚高频)段,频率大约在150MHz左右,而单边带电台多用于短波段,频率通常在7MHz或更低。 两者的调制方式也不相同。甚高频无线电话使用的是双边带调制或者单边带调制,而单边带电台则使用单边带调制技术。
单边带频率一般都在7MHZ左右或者更低,属于短波段!甚高频一般都是VHF段,频率150MHZ左右。而且调制方式都不一样。(我就用白话文告诉你你吧!具体就不说了,很繁琐,很复杂!)两者没有任何共通点,完全不可以直接进行通讯。不知道你要和什么设备通讯,无法具体帮助你。
VHF无线电话的功率通常在100瓦以下,而不是100兆赫兹。功率和频率是两个不同的参数,功率描述的是无线信号的强度,而频率是指信号振动的次数。 单边带(SSB)电台通常用于短波通信,频率一般在30兆赫以下。短波通信主要依赖天空波(天波)传播,有时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即使功率只有10瓦。
与高频电台相比,甚高频电台的通频带更宽,信号传输更稳定,是战术无线电通信的核心设备。超短波电台主要用途是语音通话,部分型号还能传输电报、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甚高频电台根据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和双工两种类型。为了节省频谱资源,战术小队通常使用单工电台;若要接入公共电话网络,则需使用双工电台。
与高频电台相比,甚高频电台通频带较宽、传输信号稳定,是战术无线电通信的主要装备。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通话,有的还可传输电报、数据和图像等信息。甚高频电台按工作方式,分为单工电台和双工电台。为节约频谱,战术分队常用单工电台;若需进入公共电话网,则***用双工电台。
ndb(Non-Directional Beacon:无指向性无线电信标)是设置于地面上之送讯装置,使用190-550KHz带(ADF接收机可接收400HZ到1750HZ的信号),通常用400Hz 或 1020Hz进行调幅调变的局部符号。
导航系统主要依赖VOR(甚高频全向信标)和NDB(无方向性信标)信号发射台,而这些发射台通常会配备DME(测距仪)用于距离测量。单纯依靠VOR和NDB是无法完全满足空域导航需求的,因此结合了DME测距功能和VOR的定向特性,可以精确定位其他的导航点。这些导航点并非实体存在,而是通过相对位置的计算来确定方位。
VOR,VOR和NDB效果类似,但是原理完全不同,VOR会发送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是基准信号,360度发射,另外一个信号是相对于基准信号有“相变”的信号,从0到360度,相变依次增加,飞机上的设备收到这俩信号,一对比,就知道自己的方位了。
无线电导航系统包括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机DME、自动定向机ADF以及GPS卫星导航等。航路上主要利用VOR/DME地面信标台实行RNAV区域导航,一些小型机场则使用NDB台实行ADF导航。惯导和GPS能够提供飞机的位置信息。如今,大多数民航客机都配备了惯导,GPS的使用则因飞机型号而异。
无线电导航涵盖了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机(DME)、自动定向机(ADF)以及GPS卫星导航等技术。在航路上,VOR/DME地面信标台通常用于RNAV区域导航,而一些小型机场则使用NDB台进行ADF导航。惯导和GPS能够提供飞机的确切位置信息,其中,惯导在现代民航客机中广泛应用,而GPS则并非所有飞机都配备。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船舶港***通管理系统被称为VTS,通过岸基雷达搜集目标信号,而船基雷达则用于显示目标的航向、航速并能模拟避碰。全球几乎所有港口都安装了VTS系统,而远航船舶则全部装备了ARPA雷达。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舰船、飞机之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成。
AISAIS系统,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一项集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导航系统。它由岸基设施和船载设备组成,旨在提高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保护海洋环境。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系统)是一种集网络、通讯、计算机、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由岸基设施和船载设备共同组成。AIS由敌我识别器发展而来,配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甚高频(VHF)频道广播船位、船速、改变航向率及航向等动态信息,以及船名、呼号、吃水及危险货物等静态信息。
关于甚高频通讯,以及甚高频通讯距离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苹果即时通讯管理
下一篇
通讯工程空调安装取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