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MS通讯过程共有三层,包括以下 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每层通讯都是CS模式,数据请求端为C,数据提供端为S。
电表规约是指通信规约,有DL/T645 1992007等版本,海外表有DLMS等规约。数显仪表的通讯一般有RS232,RS485来通讯,简单来讲就是将仪表测量的数据通过通讯的方式上传到上位机显示出来。B600-AC1-1A1的RS485通讯规约是标准的moudbus通讯规约。传输方式:异步串行通信方式。
设计的远程抄表通信网络系统***用DLMS/COSEM协议,合理解决了通信协议不统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实现了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仪表抄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以集中器为核心,构建TCP/IP网络通信协议COSEM模型,分别设计上行、下行通信算法,拓展了通信介质种类,提高了抄表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此外,搭载DLMS标准等安全要求的AES密码GCM模式对应的密码及解开密码处理硬件引擎的RL78/l1C微控制器适合需要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表,云南PD6000-Y。PD6000,PA6000,PA6000电能表,JD6000,云南PD6000-Y,PT6000,昆明英派尔科技。
十六年来,产品出口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国内电能表产品出口系列最全、累计量最大的企业。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中国表计产品在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分为七层,从底层到顶层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服务,而上面三层面向用户。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还有TCP/IP四层和五层协议。
2、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3、OSI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第七层为应用层,直接面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第六层为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化,以便应用程序可以通用地访问。第五层为会话层,管理节点间的连接,决定连接为全双工还是半双工。
4、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网络通信标准。然而,实际网络架构通常遵循TCP/IP模型,该模型分为四层:物理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物理层负责数据的物理传输,包括信号编码、线路连接和物理接口等。
最初的的交换机是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结构的数据链路层,也就是第二层,而路由器一开始就设计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路由器三层(网络层);集线器一层(物理层);普通交换机二层(数据链路层)。现在也有工作在第三层的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交换器分别属于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工作在OSI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3层-网络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
交换机运作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它通过MAC地址映射端口,构建MAC地址表,进而高效传输数据。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划分广播域,确保网络效率。相比之下,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即第三层,负责不同网络间的通信。路由器不仅连接多个网络,还能根据IP地址指导数据包的流向,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传输。
现在比较通用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TCP/IP协议与开放互联模型ISO相比,***用了更加开放的方式,它已经被美国国防部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TCP/IP协议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如TX.25以及RS一232串行接口)之上。
以太网广泛***用的通信协议是TCP/IP协议栈,它相较于OSI模型更为开放,并已获得美国国防部的认可,在实际应用中普及程度很高。
以太网***用的通讯协议是IEEE 803标准。以下是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其通讯协议是由IEEE制定的803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格式和方式。IEEE 803标准概述 IEEE 803标准详细描述了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物理层和数据封装过程。
以太网***用的通用通讯协议是TCP/IP,它不同于ISO开放互联模型,以开放方式被广泛接纳和应用。TCP/IP协议适用于多种底层网络,如TX.25及RS-232接口,并包含一系列协议,如TCP、IP、UDP、ICMP等。
以太网使用的核心通信协议是TCP/IP,这一协议栈与ISO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不同,它以开放的标准被广泛***用于各种网络环境中。 TCP/IP协议栈能够跨越不同的底层网络技术,包括TX.25和RS-232等接口,并且由多个协议组成,例如TCP、IP、UDP、ICMP等,以支持网络通信的各个方面。
关于通讯链路层,以及链路层通信协议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考研预报名通讯地址可以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