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讯工程 > 正文

湖州微波通讯站防雷工程

文章阐述了关于湖州微波通讯站防雷工程,以及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国内外主要的雷电防护技术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是电磁脉冲安全防护的一部分,是针对高能电磁脉冲中由自然界雷电所引起的高能电磁脉冲的防护,是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下面裕祥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主要目的是将设备或系统与大地连接,使其电位相等,消除雷电引起的电位差。在防雷接地系统中,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护套等与大地连接,确保设备在雷电环境下的安全。屏蔽:主要原理是通过使用金属网、金属板等材料,将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阻挡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

湖州微波通讯站防雷工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由于雷电的危害无孔不入,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由以下几种方面引起: 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作用 避雷针和避雷带是雷电防护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雷电电流引入地下,从而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电力设备,避免由此产生的破坏。避雷针的具体应用 避雷针通常安装在建筑物或高塔上,其尖锐的顶端容易吸引雷电。

防雷的规范

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湖州微波通讯站防雷工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对于高度超过30米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且超出30米的部位应***取防侧击雷措施。 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对于高度超过60米的建筑物,只有在其上部占高度20%并且超过60米的部位才需要***取防侧击雷措施。

防雷接地焊接应***用搭接焊法,且搭接长度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接地体上的防雷接地接地点与其他接地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米。 避雷针的设置通常遵循以下原则:位于最高点和突出点,如屋顶的脊线和屋檐角等。 交流电源防雷模块适用于多种系统电源保护,包括配电室、配电柜、开关柜等。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米,并应位于当地冻土层以下。其与墙体或基础的距离不宜小于1米,并应避免高温区域,如烧窑、烟道等。 直击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电源及信号电涌保护器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或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三类防雷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和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灾危险场所。

防雷接地电阻要求

1、防雷接地电阻的测试标准遵循《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独立防雷接地的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姆。 独立安全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不大于4欧姆。 独立交流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不大于4欧姆。 独立直流工作接地的电阻值也应不大于4欧姆。

2、防雷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10欧姆。 安全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 交流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 直流工作接地的电阻值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 防静电接地的电阻值一般要求小于或等于100欧姆。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的电阻值应不大于1欧姆。

3、一般建筑防雷:对于一般性民用建筑,防雷接地电阻通常要求不大于10欧姆。这能满足基本的防雷需求,保障建筑物在遭雷击时,雷电流能顺利导入大地,避免对建筑物及内部设备、人员造成损害。

4、防雷接地电阻值的标准及其规范要求如下:独立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姆。这一标准是为了确保防雷设施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威胁。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安全保护接地主要用于保护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降低接地电阻来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欧姆,确保雷击电流能够迅速安全地扩散。综上所述,不同类别的建筑物在防雷接地电阻的要求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对于一类建筑,要求更为严格,以确保雷电能够快速安全地流入大地;而对于二类和三类建筑,则在共用接地系统和电缆进出线处理方面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设计方案。

6、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应不超过10欧姆,而二类建筑物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欧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一类建筑的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配备独立的接地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欧姆。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冲击接地电阻可以适当放宽。

建筑物需要防雷设备吗?

1、不用设防雷的建筑有: 普通住宅:对于普通居民住宅,由于其高度较低且通常不含有特殊电子设备,所以不需要设置防雷设施。 低矮的非金属建筑:如木制房屋或低矮塑料建筑等,由于其导电性能较差,不易受到雷击影响,因此不需要安装防雷系统。

2、需要。第0.1条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第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3、一级防雷建筑物: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4、高建筑物 所有高大的建筑物,如摩天大楼、高层建筑公寓等,因其高度显著,更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所以这些建筑物都需要进行防雷保护。防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建筑及其内部人员和设备不受雷电的直接或间接损害。

5、必须在这些场所安装防雷设施。此外,一些古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也更容易受到雷电的威胁,因此也需要进行防雷保护。总之,防雷设施对于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人员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以上提到的建筑和场所,应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防雷设计和施工,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

防雷规范

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款,防雷建筑物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对于高度超过30米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且超出30米的部位应***取防侧击雷措施。

民用建筑工程的防雷设计遵循《谈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进行,分为三个设防等级。 屋顶防雷通常***用25×4mm热镀锌扁钢作为避雷带,沿着女儿墙四周敷设。避雷带的支持卡子间距保持在大约1米,确保一致性。在转角处,避雷带悬空段不应超过1米。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具体规范要求 本工程针对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包括立杆直击雷防护和监控系统电源系统防护。

建筑物防雷等级 ■ 一类防雷 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火***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类防雷 国家级建筑、国家级重点文物建筑、大型火车站和飞机场、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避雷装置的种类有哪四大类型

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是避雷装置的基本类型之一。 电源避雷器:主要通过并联方式安装,也可是串联方式,用于保护电源系统免受雷击。 信号避雷器:通常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等,以串联方式安装,保护信号传输不受干扰。

避雷装置的种类有哪四大类型?直击雷:r 适用于石化仓库、广播电视、加油站、建筑大楼、信标台,通信基站、气象台、军事基地、雷达机房、银行大楼。r 特殊:r 适用于较高的建筑大楼微波通讯站、雷达基站、信标台,通信基站、军事基地、雷达机房、银行大楼、天文气象台等重要场所。

避雷装置的种类基本上分四大类型:一是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二是电源避雷器(安装时主要是并联方式,也可是串联方式)。三是信号型避雷器,多数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上,安装的方式是串联。四是天馈线避雷器,它适用于有发射机天线系统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设备系统,连接方式也是串联。

防雷装置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接闪器:避雷针:专门设计用来接收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避雷带和避雷网:也是接闪器的一种,它们以带状或网状的形式覆盖在建筑物的顶部,用于引导雷电流。

防雷装置的种类有哪些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是经常***用的防雷装置。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上述的针、线、网、带都只是接闪器,而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的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种类:接闪器。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

防雷设备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避雷针、避雷带 避雷针是最常见的防雷设备,常用于建筑物、电力线路、通信基站等场所。当雷电云放电时,避雷针通过尖端放电,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等免受雷击。避雷带则通常在建筑物屋顶或外墙设置,与避雷针配合使用,形成多层防雷体系。

关于湖州微波通讯站防雷工程,以及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